藻礁是熱帶珊瑚礁過渡到亞熱帶珊瑚礁的先驅生物礁,在其多孔隙礁體常受到海水侵蝕,呈現出大小、深淺不一的潮池溝。退潮後,常見各式各樣的生物滯留在潮池溝中,提供多種生物棲藏的場所,繁衍生物的多樣性,是海洋生息繁衍的重要棲地,常見的藻礁潮池生物如圖說所示,當你發現他們,請尊重生命,不要傷害或帶走他們哦!
孔隙礁體中常見的司氏酋婦蟹,具有一對紅眼,一雙粗大的螯腳。對著潮溝中的魚類總是虎視眈眈。
退潮後,潮池溝中沉積許多砂土。砂土中隱藏著只露出雙眼的頑強黎明蟹,靜候食物上門。
翻動尚未被膠結的礫石,仔細觀察礫石底部,可發現擬淺盤海星。觀察完水生生物後切記放回原處。
珠螺具實用價值,其特殊的半圓體口蓋為其辨視特徵。附近居民常撿取為食。
礁體上的藻類在食物鏈上扮演生產者角色,螺貝類則為消費者。礁體上的礫石或孔隙常見陽隧足。
扁平如笠帽形狀的貝類,因其形而命名為笠螺。笠螺也是藻礁常見貝類之一。
退潮後在中潮帶處,可發現群居性的寄居蟹。尊重其生命不宜撿取回家,且離水數小時的寄居蟹容易死亡造成腐臭。
仔細觀察礫石底部除發現貝類外,尚有多版綱的石鱉。在光線照射下,生長在陰暗處的石鱉會移動身體往暗處爬行。
蜑螺是礁岩海岸邊最常見的貝類,螺殼呈半圓球型。體殼上具螺紋。常棲息在海岸邊的岩礁上,以海藻為食。
生長於河口、紅樹林等半淡鹹水,泥灘或沙灘(俗稱燒酒螺)。台灣西部海岸的泥灘地數量頗多,煮食味道略有苦味,海邊居民少撿取食用。
單一個體附著基質生長,屬於捕食性動物。無骨骼、體呈肉質,外形像葵花而得名。口部位在口盤中央,周圍有觸手,佈滿刺細胞,用做禦敵和捕食。
殼形圓胖,腹面有斑點。因殼體複雜具深色細紋似阿拉伯文而得名,其幼貝與成貝花紋不同。殼體約7公分左右,常棲息在淺海岩礁底部。藻礁灘地隨手可拾死亡的空殼。
是由海裡生活演化為陸生生物,是螃蟹與蝦子的親戚,外形頗像家裡的蟑螂,身體上下扁平,故名海蟑螂。雖能適應陸生環境,仍須靠潮濕水域活動,棲息於礫石縫隙間,也會爬入水中避敵,以吃食各種藻類碎片、有機垃圾等為主。
茗荷芥和藤壺同屬蔓腳類生物。牠的頭部拉長,呈長柄狀附著在基質上,具有白色鈣質骨板,常成群附在漂流物上,伸縮其褐色的羽狀附肢捕食浮游生物為食。一些被浪潮衝擊上岸的浮木、木樁或普麗龍上常可發現牠們。
誰搬走我的家?!高潮線的沿岸沙灘是我溫暖的家,吃頓午餐卻找不回我的家。角眼沙蟹很疑惑?!沙蟹中屬我跑最快,高潮線沙質灘地叫我第一名啦!
棲息在沙岸潮間帶的礫石下、石縫中。雄蟹兩指基部間具有一肉球,雌蟹無此特徵,幼蟹也不明顯。
外號石蟳仔。棲息在潮間帶岩石的沙泥海底。常會潛伏在沙中,尤其石塊邊緣的沙底。生性凶狠肉食,大螯尖銳有力,捕捉把玩不小心被夾住,鐵定皮破血流!
薯鰻有很多種類,白天隱藏在於洞中,晚上外出,在熱帶海域屬於相當普遍的物種,通常生活在岩石及珊瑚礁區,有時也會在滿潮形成的水池中,或是沙地上大型石頭旁邊發現。 (照片來源:網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