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內面積最廣的千年藻礁

大園新街溪口、老街溪口;觀音至永安的新屋溪一帶,多段海岸線斷斷續續可發現平坦寬闊的帶狀藻礁分布。其中以小飯粒溪到新屋溪間的礁體,屬目前國內發現面積最寬廣、生長最完整的藻礁地形。隸屬觀音區保生里的藻體長約500公尺、寬約200公尺,易見的礁體厚度可達2公尺不等。藻礁形成年代,根據碳碳十四放射性定年分析,最年輕的礁體具4500年以上。藻礁相較於珊瑚礁為世人所不熟悉,珊瑚礁及藻礁同屬生物體造礁,具有建造礁體功能。由珊瑚蟲或腔腸動物營造的礁體稱珊瑚礁;由藻類植物營造出的礁體則稱藻礁。兩者成長差異性大,對環境的適應也略有不同。珊瑚礁腔腸動物生長環境良好每年建造礁體可達1至10公分;藻礁生長速度緩慢每年僅0.1至0.2公分。

藻礁生態功能

  1. 藻礁是熱帶珊瑚礁過渡到亞熱帶珊瑚礁的先驅生物礁
  2. 多種生物棲藏場所
  3. 海洋生息繁衍的重要棲地藻礁資源
  4. 提供漁民漁獲
  5. 研究環境變遷及氣候變遷的珍貴資料
  6. 生物多樣性的保存

觀新藻礁

春季是藻類生長的旺季,亦是親子環境教育最佳的場域。大片的綠藻覆蓋在礁體上,呈現出翠綠風貌,不同於夏季的紅褐色。

藻礁碎塊

許多藻類可將海水中游離的鈣固定,植體在生長過後留下石灰質來造礁,這些可留下石灰質的藻類,泛稱石灰藻。

礁體高度

新屋溪口北岸保生里僅存全台面積最大且最完整的藻礁。退潮後裸露的礁體可達200公尺,礁體厚度自60公分至200公分不等。

藻類

整大片的礁岩上長滿綠色藻類,以綠藻類石蓴為主的藻類並不造礁,因此礁體不會增長。常見在藻礁上的褐藻、石蓴不具造礁功能。

藻礁結構

純藻類膠結的礁體,有些層鬆散,有些層緊密,由剖面來研究海岸變遷或氣候變遷,是極為寶貴的證據,在演化史上亦有其意義。

殼狀珊瑚藻

以礫石為基質的殼狀珊瑚藻大約4,500年前成為礁體上主要的造礁生物。

潮池溝

多孔隙礁體常受到海水侵蝕,呈現出大小、深淺不一的潮池溝,退潮後,常見各式各樣的生物滯留在潮池溝中。

多孔隙環境

藻礁礁體上,擁有許多孔隙,具有生物多樣性相當豐富。藻礁的物種,與其他棲地類型有極大差異,說明藻礁生態系非常獨特,其中藻類、刺胞動物、軟體動物、節肢動物與棘皮動物的多樣性高,生態資源豐富,亟需就地進行保育。